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举办全体党员学习新思想暨廉政党课

作者: 时间:2024-03-02 点击数:

20243月,吴志华书记在二楼东会议室开设廉政党课。

 


内容摘要:

一、立志向廉,正心明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的安身立命之本。”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只有与党的初心使命相统一才能时时把握住对照参考的坐标,不使方向偏离。而廉洁自律所培养的精神“洁癖”则是实现理想信念的必要保证,是立身做人的基本能力。当我们在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党的初心使命时,如果能够及时检省自己的内心,警醒自己,就是“勤掸思想尘”,如果一味放纵贪婪,追求物欲享受,不能很好约束自己,就会被物欲蒙蔽,找不到人生的努力方向,失去清晰的人生目标,无法获得内心的真正安定,无法实现个人理想,最终会遭到物欲的反噬,贻害无穷,遗恨终生。



二、尽职守廉,执政为民


汉代以察举制作为政府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这种制度从儒家思想对人的要求出发,把孝顺亲长、廉能正直作为从政为官的必备条件之一,“孝廉”也就成为察举制中最有代表性的科目。“治政廉为首,廉乃政之本。”国家公职人员不能选寡廉鲜耻、道德败坏之人,否则就要贻害社会,为祸一方。明代清官年富曾说过:“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廉在这里不仅有前文所说的自律自洁的内涵,还要求为官者要有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真伪的能力。于是,廉洁就被明确为一种职业素养和政治操守,甚至成为社会法则和价值追求。“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为官从政的社会精英不仅是国家的治理者,更是社会大众的表率,是践行主流价值观的楷模。以此而论,清正廉洁既是为官的底线,也是从政的高线,这正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党员干部的廉洁与否直接牵涉群众利益,事关党的执政宗旨和公信力,这是我们退无可退、避无可避的政治底线。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加强廉洁自律意识,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才能保持对诱惑和围猎的警觉,同腐蚀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病原体作斗争,才能经得起考验,明确边界,不碰高压线,守住为政之本。


强化廉洁自律和坚定理想信念是一体两面、同步推进的思想基础工程。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廉洁自律理所当然是党员干部的政治自觉、理想信念自觉、初心使命自觉。没有廉洁自律、廉洁自守,就不能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保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身份,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才能问心无愧,洁己洁人,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以俭养廉,知足无咎


从“廉”字的字形结构来看,外边是“广”,里边是“兼”,而“兼”有自我约束、自律的含义。个人只有形成自我约束的习惯,才能洞见天地之宽广、世界之博大,否则看到的永远都只是自我欲念的投射,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更没有国家和群众利益。《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国家财政支出是为了国家建设得更强和人民生活得更好,而不是为了让少数人、部分人得利,因此政府部门要带头节俭过紧日子。财政干部是国家财政的守门人,更要厉行节俭,当好铁公鸡,打好铁算盘。换句话说,政府过紧日子就是要让更多的群众过上好日子。


节俭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美德,廉以俭为基,没有节俭的日常品行修为,没有俭朴的日常作风持守,就不会有廉洁自律的意识,更无法自觉践行廉洁纪律。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兰考时要求要特别学习焦裕禄“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党员干部的个人节俭廉洁产生的是春风化雨效果,是群众生活的常乐常笑,是自己内心的宽广雍容、安宁自在。要在“八小时之外”的日常生活中俭朴自律,党员干部就要知足。“知足者常足也,不知足者无足也。常足者福之所赴也,无足者祸之所钟也。”“甚爱必大费,厚藏必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年轻干部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自知知足者,必能收敛身心,从小事小节上“系好第一粒扣子”,自修清廉之福,而那些不收敛不收手的贪婪之徒,终将走上捞取私利的邪路歪路,异化为熏天权欲的奴隶,不得善终。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