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省学会+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践研究+吴秋萍、吴艳课题研究记录表(2024年9月)

作者: 时间:2024-09-27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立项编号

19B9K2SZ129

出席对象

吴艳、吴秋萍、王欣、范丹丹

地点

化学研修室

时间

2024926

研究主题

 

在化学课堂中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发展的策略。

 

所要解决问题

 

试图研究追溯社会责任意识的本质,尝试将社会责任意识的因素与课堂中的表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理论为引领,以实际现状为基础,切实提出在化学课堂中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发展的策略。

 

研究方法

 

交流研讨

 

 

 

 

 

 

 

 

世界各国对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视由来已久,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学科教学的育人作用,希望通过学科教育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下一代。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越来越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便是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五大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由此可见,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发展已经成为化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有利于社会责任意识发展的化学课堂应包含哪些要素?现有化学课堂中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本课题试图研究追溯社会责任意识的本质,尝试将社会责任意识的因素与课堂中的表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理论为引领,以实际现状为基础,切实提出在化学课堂中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发展的策略。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回顾了国内外对于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意识的研究,对“社会责任意识”进行概念界定,然后对社会责任意识要素的研究及教育中发展社会责任意识的研究进行综述,为社会责任意要素的确定及社会责任意识发展的策略提供方向。从社会责任意识是个体对自己所承担社会角色及其职责与义务的整体性感知,且具有“利他”、“利社会”特点的界定出发,通过理论分析,明确社会责任意识的三大要素:社会角色认知、亲社会能力、价值辨析。并以化学课堂为载体,从“教学内容”、“课堂活动”、“学生表现”三个课堂观察角度对三大要素在课堂中应有的表现进行描述,确定课堂观察量表。

本研究尝试以此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实际课堂进行观察。然后,对观察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实际课堂与量表中条目的符合情况,辨明实际课堂与理论模型之间的差距,找出化学教学中可能被忽视或者需要更多关注的教与学的实践点,提出化学课堂中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发展的相关策略,以期为在化学课堂中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发展的落实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实际课堂中,社会角色认知要素、亲社会能力要素、价值辨析要素的表现均有待加强,特别是社会角色认知要素,价值辨析要素亟待加强;教学内容中社会角色认知、亲社会能力、价值辨析的表现情况优于课堂活动及学生表现。

讨论分析后得出结论:(一)在课堂中提供丰富的社会化、生产化、生活化的场景,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发展;(二)在课堂中加强学生的参与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发展;(三)在课堂中加强生生、师生之间对于不同价值取向的互动讨论,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发展。希望通过以上策略,促进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发展。

 

 

 

 

 

 

1、化学并不是理论上的知识,理论只是基础,依托理论,才有工业生产的改良,所以,课堂上,化学教师要贴近生活生产实际,提高课堂的真实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最高层次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要多找一些实际工业生产流程图中的真实情境,来渗透相关知识点,不能只是就书本论。

 

 

 

 

物化成果

 

 

过程资料整理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