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态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及其启示 生态位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高中教育中教师的生态位由专业背景、教学风格等构成。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动态稳定状态,在高中教育中体现为教师队伍结构、学科配置、教学资源分配的平衡。生态适应性是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高中青年教师需适应教学环境、理念、学生特点、评价体系等变化[2]。学校应为教师提供多样生态位,挖掘其优势潜能,避免同质化竞争。注重教育生态平衡,通过双向选聘引入不同教师,形成竞争与协作机制,引导教师合作教学、教研,实现优势互补,维持教育生态平衡发展。 (二)高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特征 高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独特生态特征。知识更新上,需跟进学科前沿知识融入教学。教学技能提升需依赖学校培训、观摩和同行反馈。教育理念上,需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参与教改。在教育生态系统中,青年教师是课堂教学实施者、教育创新推动者。与其他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存在复杂相互关系。双向选聘制契合青年教师生态特征,提供生态位选择,促进竞争协作,助学校合理配置资源。依教育需求引入教师,支持培训青年教师,满足其知识更新、技能提升、理念转变需求,促其在教育生态系统中稳定发展[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