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高中物理作业管理 传统高中物理作业管理流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即作业设计、作业完成、作业批改、作业统计分析、作业讲解以及作业整理。参与高中物理作业管理的主体包括学校物理教研组、物理教师以及学生等。物理教研组负责物理作业的整体规划、作业质量的总体把控,各位物理教师负责任教班级物理作业的布置、批改、统计与分析、讲解与评价,学生负责完成物理作业的内容,理解物理知识并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这是一种由物理教师主导的线性的、粗放的管理模式,容易导致学情诊断精准性不足、作业数据分析科学性不强、作业流程管理效率不高的现实问题。 (一)学情诊断的精准性不足 长期以来,高中物理教师布置作业以直觉经验为主,基于练习册的题库设计作业,缺乏分层化、个性化的作业设计,易造成作业内容狭隘化、统一化。学生很少练习物理新教材真题、各地创新变式新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物理素养的高质量发展。高中物理知识广度大,知识点繁多,在作业统计分析时,教师往往分析班级共性问题,难以“对点到人”,了解学生的薄弱知识点,解决每位学生的个性化问题,从而难以精确诊断出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最终影响作业质量与育人质量。 (二)作业数据分析的科学性不强 传统的高中物理作业分析总是基于教师的主观记忆,无法得到清晰具体的数据。高中物理作业数据以结果导向为主,缺乏过程性和动态化的数据管理。所有学生的解答过程,物理定律,物理实验知识应用的要求提高 (三)作业流程的管理效率不高 二、大数据赋能高中物理作业管理 (一)精准助推学情诊断 讲评精准化,轻轻一按,几分钟即可查看做题数据,把握班级学情,有利于老师课上精准集体讲评,课下精准个性辅导。选择题效果突出,特别是平时作业练习及考试,在物理合格性考试这种选择题分值占比达到90%的考试中特别适用。给出每道题每个答案选择的名单,把握班级整体情况,也记录个性问题。 (二)科学助推作业管理决策 数据可视化,过程性评价。薄弱对点补救,老师可依据扫描数据,分析学生高频错题,在智能平台上下载对点变式训练题,重新组卷,自制提卡,强化补弱。人工智能自动识别涉及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查漏补缺,教师单元总结易错知识点,有的放矢。学生依据答题卡上的做题信息及老师的精准讲评,学生可在练习册上进行错题再练,及时纠错,让练习册升格为纠错本。 数据报表多端呈现,助教助学,多端包括教室一体机,电脑,手机和平板。学校领导科学管理,老师精准教学、学生精准补救,家长掌握学情。 (三)高效助推作业管理流程 作业考试化,每次作业一张答题卡,让学生定时定量完成,把作业当作考试,规范学生答案过程,培养学生解题能力。错题及时纠正。机器批阅,节约了手工批阅的时间,减少了人工失误。解答题与传统方式相比,快速调出不同得分情况的卷面,例如典型错误,规范笔迹,满分作答,节约投影时间,高效讲评试题,契合教育“减负增效”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