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通高中作业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 作业有效助力教学质量提升需要通过五个小环节协同完成,包括作业设计、限时完成、手阅全批、精准讲评和个性增练。每个小环节都至关重要。然而,根据现有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普通高中作业的各个环节都存在问题。 1.作业布置质量不高 目前,普通高中学校的作业布置质量普遍较低。有些学校仅依赖市面上的教辅资料来布置作业,但这些资料中的习题难易程度与学情不符,材料陈旧且说服力不强,甚至与课程标准不符,导致学生不知如何着手、浪费时间。一些教师打着自己设计作业的名义,实际上是从各种网络平台下载并拼凑而成,导致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毫无系统性可言,甚至与课堂教学内容完全不符。还有些作业由于图片不清晰,严重影响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2.作业完成效果不佳 由于作业质量不高、预留时间不足以及缺乏有效监督,学生的作业完成效果不佳。很多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作业。 3.作业检查意义不大 由于教师平时工作量大,学生作业量也多,加上部分一线教师工作态度不端正,一些教师将学生作业收上来之后仅批一下日期,或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定一个等级。这些形式上的作业检查基本没有太大的意义。 4.作业讲解针对性不强 许多教师在学生完成作业后,通常只提供一份参考答案,要求学生根据参考答案自行订正。然而,在某些偏文科的习题中,学生仅仅依靠参考答案无法完全正确判断自己的作答是否正确,这进一步导致学生完成作业的无效性。部分教师可能会对作业进行简单讲解,但这种讲解通常局限于参考答案提供的范围,缺乏提前充分了解学生答题情况。 5.反馈练习微乎其微 由于学生作业本身质量不高,且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只是草率了事,因此缺乏后续的反馈练习,因此导致作业的功能大打折扣。 目前,学校对教师设计、批改、讲评作业的管理存在浮于表面的现象。同时教师在布置作业给学生完成时也往往过于形式化,导致作业信息难以真正反馈到教学活动中,无法有效指导教师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与过程,这种情况亟需得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