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组第十次备课活动

作者:孙钰璐 时间:2023-05-12 点击数: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

集体备课(备课组“活力教研”)活动记录表

记录序号: 10活动日期:2023511日(周 45节)

活动主题

一轮复习研讨

活动形式

集体研修

活动地点

办公楼三楼研修室

主持人

范海东

主备人

范海东

记录人

范海东

参加人员

范海东、顾维清、饶万巧

学情分析

基于明德学校的实际情况,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苏州“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精神引领下推进教学。

分类指导

策略

注意分层、分类教学。

教材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引导下研读教材。

分层教学

策略

提高能力与夯实基础相结合

活动

纪实

、试卷分析

(一)试卷立意

1.发挥育人功能,强化价值引领

2023 届高三二模历史卷(以下简称为二模历史卷)秉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

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认同核心价值、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思想

导向和价值判断。如试卷第 9 题,考查新时代中国外交和国际性活动的内涵意义,

旨在引导学生增强道路自信,确立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的意识。第 17 题以宋代科技发展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和对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培育革新进取的民族精神。第 18 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

史价值,旨在培育和涵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

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

2.秉持以考促学,推进素养提升

二模历史卷体现了课程标准新理念的落实,在试题中深化对基础性内容的考

查,引导学生夯实知识能力基础以强基,把握历史学科本原性思想方法以固本,

增强考试与教学的有效衔接,助力学科素养的培养和达成。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在

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结构简明、合理,题

量适度。如第 1 题红山文化的特点、第 2 题民族交融的影响等,主要体现了对史

料实证素养的要求;第 5 题清政府措施的调整、第 7 题陕甘宁边区的公共医疗卫

生建设等,主要体现了对历史解释素养的要求;第 10 题玛雅文字的特点、第 11

题伏尔泰的言论,第 13 题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等,主要体现了对时空观念素

养的要求,等等。

(二)主要特点

注重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注重考

查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偏题和怪题。

58

命题体现学科特点,着眼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既突出重点,又注意覆盖

面,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试卷结构简明、合理,题量适度,

开放性题比例适当。

1.注重基础性内容和思维品质的考查

基础性内容是构成学科主体框架和体现学科本质内核的重要内容。二模历史

卷通过强化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结论的考查,强化高考的基础性导向,

引导教与学回归课程标准、回归教材。如第 3 题,以唐朝贞观和开元年间中央对

地方管理的变化创设情境,要求学生通过对变化的理解分析,得出“中央对地方

管理力度增强”这一基本结论。第 18 题,材料来自学者对辛亥革命意义的认识

和研究角度的论述,涉及到对辛亥革命的意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理论和民

族复兴等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学生透彻完整地理解这些基本概念、

基本知识的内涵,学会运用这些概念和知识深入分析问题,形成融会贯通、举一

反三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高中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二模历史卷

注重引导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尤其是历史的逻辑思维能力,

掌握并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概括、归纳、比较与分类等。如第

17 题,要求学生概括北宋政府奖励科技发展的措施,分析科技发展的原因。第

18 题,要求学生自选角度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的阐释,并且做到逻辑严密。

19 题,要求通过对材料的整体阅读,进行理解和分析,说明新中国人口管理

方面的变化。

2.增强问题情境设计和试题的开放性

二模历史卷试题素材丰富,材料新颖,从试卷内容来看,体现出“以新情境

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的命题原则。选择题除文本史料外,还有表格、漫画等,

有着浓郁的历史气息,为学生创设了多样化的问题情境。非选择题引用材料采用

灵活的摘编方式,命题构思主线突出,情境描述完整流畅。整张试卷,做到了学

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和学术情境创设的全覆盖。对考查学生联系实际和

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引导实现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增强学

习主动性与学习兴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如第 18 题以“辛亥革命的意义”为主题创设学术情境,信息主题集中,需

59

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选角度进行阐释,鼓励学生提出明确合理的观点并展开

有理有据的分析论证,引导学生跳出死记硬背的窠臼,在尊重史实和核心价值观

念的基础上,激发思维活力。

2023 届高三二模历史试卷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分布

题号 核心素养要求 题号 核心素养要求

1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11 时空观念、历史理解

2 史料实证、历史理解 12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 历史解释、历史理解 13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4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14 史料实证、历史价值观

5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15 历史解释

6 时空观念、历史价值观 16 历史理解

7 历史解释 17 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等

8 时空观念、历史价值观 18 时空观念、历史价值观等

9 历史理解、历史价值观 19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等

10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20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

从二模历史卷上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分布来看,与 2022 年江苏高考历史卷

基本吻合,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从而确保了模考与高考、模考与历史课

程标准的一致性,使零模历史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二、答题分析

(一)总体情况

苏州市历史均分为 56.11 分,选择题均分为 37.23 分,非选择题均分为 18.88

分。选择题失分率比较高的题目集中在第 8、10、11、12 题,特别是第 12 题错

误率极高。非选择题均分,第 17 题为 6.19 分(12 分),第 18 题为 3.64 分(12

分),第 19 题为 4.55 分(13 分),第 20 题为 4.50 分(15 分),其中第 18、19

20 题得分率偏低。

60

(二)试题分析(部分)

1.选择题部分

8 题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时空观念和历史核心价值观。答对此题的关键,

在于学生对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的时代特征的把握,以及材料中农村、城市、政

府(包括中央和地方)等信息的理解。“承包”一词是当时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

向市场经济过渡这一趋势的集中体现,学生错选 D 项,反映出对阶段特征掌握

不到位。学生错选 C 项,反映出其在获取和解读、分析信息这一关键能力方面

的欠缺。“政府财政承包”措施的定义,能够激发地方的活力和积极性,而地方

包括了“农村”和“城市”。学生错选 B 项,反映出对选项中“导致”的认识不

准确,错置了材料与选项之间了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

61

10 题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学生在提

炼材料信息、理解材料主旨时,对“古代世界文明多元”这一概念,对“古代美

洲文明独立发展”这一基本特征认识不到位。

11题所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时空观念和历史理解。从时空要素角度看,

当时的英国实行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法国是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的基本

主张包括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希望“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和建立英国式的君主立

宪制。学生错选D项,反映出对材料信息理解不准确,“强调主权在民”是无法

据该题材料中得出的结论。

12题所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此题对基础知识的考

查要求较高,对学生获取、解释和分析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清教和王国”等

信息可以用以排除B、C两项,“它是实用主义和理性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建立

起的‘平衡 ’维持了若干年之久”等信息,反映出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

中,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贵族的妥协,从而通过不流血的政变——“光荣革

”实现了政体的变化和国家权力中心的转移。而错选D项的学生,则是对“民

族国家”的内涵认识不准确。民族国家是指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

立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家主体的国家,其成员效忠对象是有

共同认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体制,而材料信息并未涉及到民族国家的

相关问题。

2.非选择题部分

非选择题部分,学生均分占比为 36.31%,总体上看难度略高。因为试题对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有“概括措施、特点”“分析特点、原因”“说明

变化”“谈谈认识”等要求,这需要学生掌握并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通过这次

二模,不难看出多数学生在知识迁移、规范表达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存在局限,

特别是面对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不能灵活调动平时

所学,来解决新问题。二模历史卷的非选择题文字流畅,对学生而言,不存在阅

读方面的障碍。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全新情境下解决历史问题、现实问题的能力

需要锻炼和提升。学生在非选择题答题中暴露出以下具体问题:

1)提取信息后再加工的能力偏弱。比如,第 17题第一小问要求“概括……

措施”,材料信息中有“升为司天监”“得官爵”“物品奖赏”“根据……进行赏罚”

“不拘一格”等信息,需要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围绕设问要求来概括作答。

 

 

反思与总结

进一步加强对新课标的研究,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教育指导;加强备课组团结协作,提升学教学质量。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