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三数学组第2次集体备课活动

作者: 时间:2025-03-04 点击数: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

集体备课(备课组“微教研”)活动记录表

记录序号:_2__活动日期:2024_3 _3 日(周___89节)

活动主题

聚焦三新,聚力课堂

活动形式

研讨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突破

活动地点

学术研修室

主持人

严俊

主备人

严俊、朱珊珊

记录人

朱珊珊

参加人员

高三数学组教师

学情分析

基础薄弱,知识点遗忘,计算能力较差。学生对于综合性较强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分析,解决问题的速度较慢。

分类指导

策略

扎实做好高三一模前数学的复习,研究复习重点和复习策略。

教材分析

在备考过程中,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活用教材,注重知识间的关联,同时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分层教学

策略

重点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讨论,普通班学生要注重引导,手把手教学生学会学习。

活动

纪实

一、严俊组长安排

如皋常州无锡三份训练、一模前适应性练习;

本周结束立体几何复习,进度吃紧,小本练习酌情删减

二、学情分析,一模备考策略探讨:

陈志炜老师:

二轮复习中,立足教材,注重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好“思”与“算”的关系,提高运算求解能力和规范表达能力。目前最大的尴尬是复习又苦又累—讲过的都不考,考的都没有讲过。所以复习一定要让学生掌握最本质的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

刘秋竹老师:

临近一模,牢牢把握手头有的资料,我们手里的各地期末试卷其中也折射出了当今高考的命题趋势,细细研究试题并总结经验。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试题进行变式研究。

谢创老师:

二轮复习材料要紧密与教材练习。挖掘题目深层含义,不能浅尝辄止。每个例题后面配有相应的变式,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作用。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促进知识的迁移,同时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参与意识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网络的形成,强化定理公式的条件和适用范围,注重学生数学思维、数学素养的培养。

二、学习《2025春季新学期课堂基本规范十条》

四、徐希琳老师开设《裂项相消二轮复习》



反思与总结

研讨内容切实充分,重点突出,针对性强。

注:活动形式从以下备课组微教研核心要素中选择:1.研讨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突破,教学心得交流等2.学案编制研究(教学环节设置、活动形式设计、习题选择)3.教学设计学习与研讨(核心期刊上的优秀教学设计)4.课例研讨(听课、评课每2-3周一次)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