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第二学期高三化学组第7次教研活动
作者:李冰洋 时间:2025-04-16 点击数: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
集体备课(备课组“微教研”)活动记录表
记录序号:7 活动日期:_2025年_4月 16日(周_三_第_2、3_节)
活动主题 |
《化学计算》二轮复习研讨 |
活动形式 |
研讨 |
活动地点 |
办公楼三楼化学研修室 |
主持人 |
吴艳 |
主备人 |
吴艳 |
记录人 |
吴艳 |
参加人员 |
谢正兵、孙笑晏、马文静 |
学情分析 |
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态度的差异都比较大,同一个班级的化学成绩参差不齐,为教学组织带来一定困难 |
分类指导 策略 |
重点班学生适当扩展,平时练习高于高考,基础较好学生适当挖深,培养思维。普通班学生则适当删选,以基础为主。 |
教材分析 |
二轮复习回归教材,不定时回顾教材内容 |
分层教学 策略 |
做好提优补差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作业优化 |
活动 纪实 |
孙笑晏老师《化学计算》二轮复习研讨课 类型一:滴定分析法 【典例分析】 直接滴定法(一步、多步) 【方法提炼】 (1) 理过程:理清题目逻辑,寻找关键物质(并配平)和关键转化: Cr(OH)4- CrO4 CrO4 Cr2O72- Cr2O72-
Cr3+ (2)找关系:确定目标物质(K2FeO4)和标准液[(NH4)Fe(SO4)2],利用“搭桥法”构建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FeO42-~2CrO4 ~Cr2O72-~6Fe2+ (3)巧计算:n(FeO42-)=1/3 n(Fe2+),再将(NH4)Fe(SO4)2标准溶液的体积和浓度代入计算 (4)重细节:在“巧计算”列计算式时需注意倍数关系,不能颠倒 【典例分析】 返滴定法 【方法提炼】 (1) 配平题中各离子反应方程式(或用电子得失找出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关系) MnO2+ C2O42-+4H+ = Mn2++ 2CO2↑+ 2H2O 2MnO4-+ 5C2O42-+16H+=2Mn2++10CO2↑+8H2O (2) 计算与MnO2反应后剩余的C2O4的物质的量 2MnO4- ~ 5C2O4 (3) 根据C2O4总物质的量和剩余的物质的量求出与MnO2反应的C2O4的物质的量 (4) 计算MnO2物质的量以及样品中MnO2的质量分数MnO2~C2O4 类型二:热重分析法 【方法提炼】 金属元素的原子守恒 热重曲线图的分析方法 (1)识图。识图的关键是三看:一看轴即横、纵坐标所表示的化学含义,寻找X、Y轴之间的关系,因为这是理解题意和进行正确思维的前提;二看点即曲线中的特殊点(顶点、始点、终点、拐点、交叉点);三看线即曲线的走势(变化趋势是上升、下降、波动等变化)。 (2)析图。分析图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殊点,曲线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趋势和走向,分析曲线变化的因果关系;通过联想,把课本内的有关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等与图中的曲线和相关点建立联系。 (3)用图。将相关的化学知识与图中曲线紧密结合,在头脑中构建新的曲线——知识体系,然后运用新的曲线——知识体系揭示问题的实质,解决实际问题。
|
反思与总结 |
精细化准备、针对性辅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