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化学组第8次研修活动

作者:李冰洋 时间:2025-04-30 点击数: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

集体备课(备课组“微教研”)活动记录表

记录序号: 8 活动日期:2025430日(周 _23_节)

活动主题

金属元素教学研讨

活动形式

研讨

活动地点

高二研修室

主持人

吴秋萍

主备人

吴秋萍

记录人

吴秋萍

参加人员

吴秋萍陆建浩、王欣、王鹏

学情分析

8个班级,分成个层次:2个物化生实验班1个物化地重点班、3个物化生和2个物化地的平行班,本学期课时比兄弟学校都少,学生的基础差异大,面对化学最综合的一部分,需要好好谋划。

分类指导

策略

确保有能力的在夯实基础之上再有所拓展,有所强化,其他学生则以基础为主。课上重视提问,精选习题,精挑作业,关注基础的发展。

教材分析

按照新课程标准,对老教材进行合适的处理,结合新高考,调整教学。

分层教学

策略

对于选择化学的学生加强指导,多加关心,重塑信心,鼓励拼搏,对于其他学生则抓好合格性考试的适应性训练

活动

纪实

一、听课

1、高一化学范丹丹老师在高一10班开设公开课《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范老师就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在授课过程中,范老师从化学家的故事进行导入,再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逐步完成第一电离能的趋势描绘和相关影响因素的探究,最后帮助学生构建起元素第一电离能变化的知识体系,有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高一10班学生整体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氛围好,教学目标达成率高,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2高二化学王欣老师在高二5班开设公开课《氮的“漂流记”从污染到净化的循环之旅》。王老师就水体中氨氮的转化及处理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在授课过程中,王老师从苏州对太湖水华污染治理的新闻进行导入,再以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为引,从类别和价态两个角度出发并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练习,介绍了吹脱法、沉淀法,氧化法等多种氨氮的处理方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化学技术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体现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核心素养。高二5班学生整体学习积极性高,师生互动性好,教学目标达成率高,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二、评课交流

听课结束后,在化学研修室开展了教学研讨。首先两位开课教师进行了教学设计的分享,然后明德高级中学的吴晓艳老师、陆建浩老师、吴晓艳老师对两节课进行点评交流,最后由原太仓市化学教研员吴建方老师进行指导,吴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青年老师的成长,吴老师从“教学主线”、“活动有序”、“策略有效”三方面谈了两节课的亮点,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不足和建议,让在座老师都受益匪浅。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为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我校化学教师也将紧跟发展步伐,深入解读课标、细致研究高考、扎根课堂教学,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反思与总结

研讨氛围很好,经验可以多交流

注:活动形式从以下备课组微教研核心要素中选择:1.研讨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突破,教学心得交流等2.学案编制研究(教学环节设置、活动形式设计、习题选择)3.教学设计学习与研讨(核心期刊上的优秀教学设计)4.课例研讨(听课、评课每2-3周一次)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