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课题活动记录

作者: 时间:2023-04-03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建模教学

课题类别

省学会

立项编号

出席对象

课题组成员

地点

研修室

时间

2023.03.08

研究主题

基于模型建构解决酸碱滴定曲线解题

所要解决问题

“五点”溶液中溶质性质及其相应解题思维建模滴定过程五点:起始点、等料点、 等量点、 中性点、 恰好点。 其中,等料点、等量点出现的次数和时刻,与弱 酸元数、 滴定顺序有关。 滴定曲线外显函数方程,其隐性规律是常数 Ka, Kb,Kw,Kh 与c(H )及其变式表达式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文献法

 

 

 

 

 

 

滴定起点根据起始溶液的酸碱性和滴定过程中弱电解质的平衡移动,绘制滴定曲线。曲线在pH 坐标轴的起始点反映滴定前溶液的c(H+ )或c(OH- ),对比溶质的起始浓度,可以判断溶液中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将对应数据代入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进行计算,求得 Ka Kb。等量点:酸碱滴定过程,溶液中溶质弱电解质离子浓度等于弱电解 点,本 “等 量点”。由 Ka=c(弱电解质离子)c(H+ )c(弱电解质分子) ,取对数移项后 pH= -lgKa+lgc(弱电解质离子)c(弱电解质分子),等 点Ka=c(H+ )=10-pH或 Kb=c(OH- )=10-pOH 。滴定过程两溶质等物质的量的点,称 “等料点”。恰好点:滴定过程中,当酸碱物质的量按化学方程式计量数比例反应时,认为反应恰好完全,此为滴定过程的 “恰好点”。中性点溶液中c(H+ )=c(OH- )的点,为真中性点;滴定过程出现由水电离出的c(H+ )水 =c(OH- )水 ,不一定是中性点,学生在计算由水电离出的c(H+ )时常常受到溶液中c(H+ )的干扰,破解干扰的方法是分析溶 液 中c(H+ )或c(OH- )来 源 的 唯 一性,即可判断它是由水电离出来的。

 

 

 

 

通过“五点”模型建构,搭建学生解题思维与试题情境内在结构之间的关联,指引学生探查滴定“五点”溶液中离子平衡移动过程各物理 量和各特殊点的变化规 律,师生模型交流清晰高效。教师在实践中凝练解题要诀:点性分析得数值、线性分析得函数、辨证分析破干扰、题型进阶显能力、破题点精寻本质、秒题开悟增速度。酸碱滴定 “五点”解题思维模型,可迁移应用于其他类型滴定情境,具有可借鉴、可持久分享的价值; “五点”思维模型的维度,直指命题方向,助力学生与试题情境高效对话。在模型指引下,学生把散乱思维程序化,奠定解答此类题型的能力基石;同时又通过创新情境打破思维定式,助力高阶思维养成,快速破解此类高考创新题。证据推理模型认知是核心素养要求之一, “五点”溶液中弱电解质离子平衡移动分析模型建构,经过实践、修正、循环完善,此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微粒观、守恒思想、平衡移动思想等化学学科核心思维品质。

物化成果

公开课、学案等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