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中,以“醛类物质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醛类物质可以使人中毒”作为分任务,教师展示真实情境的背景资料,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甲醛这种物质是非常熟悉的,比如新家装修时会有甲醛气体,生物实验室中保存的动物标本所用到的溶液是含有甲醛35%-40%的水溶液等等。本节课利用“甲醛中毒的机理”让学生对中毒的原理进行分析,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其官能团的性质分析其断键的原理,构建极性碳氧双键的性质,发现甲醛使人中毒的反应过程中,氮原子加到碳上而氢原子会加到氧上,分析得出,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较大,碳氧双键中的电子偏向氧原子,使氧原子带部分负电荷,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因此当极性分子与醛基发生加成反应时,带正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连接在氧原子上,带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连接在碳原子上。初步构建极性碳氧双键的加成反应模型。根据以上模型,尝试书写乙醛与一些极性试剂发生加成反应的方程式。思考化妆品中乙酸是如何产生的。通过给出资料,乙醇是化妆品中常用的有机溶剂。分析得出乙醇和乙醛之间的转化关系。根据“醛类物质能够使人中毒”进而思考醛类物质的消除。而人在饮酒后产生的有毒物质也是乙醛,联系生活实际,根据前一节醇类物质的内容,发现人体内存在着乙醇脱氢酶,因此乙醛在人体内可以被氧化变成乙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