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省学会+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践研究+吴秋萍、吴艳课题研究记录表(5月)

作者: 时间:2024-05-22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省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立项编号

19B9K2SZ129

出席对象

吴艳、吴秋萍、王欣、范丹丹

地点

化学研修室

时间

2024515

研究主题

 

如何在高三二轮复习课—物质的分离提纯专题中渗透社会责任感

 

所要解决问题

 

 

1. 通过解决工业的真实情境问题,感受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价值,进一步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及社会责任。

2. 通过阅读资料、处理信息提高获取分析信息能力。

 

 

研究方法

 

听课评课,交流研讨

 

 

 

 

 

 

 

 

一、听课评课

1)听课及教学设计交流

为充分备战高考,吴秋萍老师于515展示了《高三二轮复习—物质的分离提纯专题复习》的教学设计,并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内容进行了简单说课。课题组无课教师共同研讨。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吴秋萍老师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吴老师从教材中“现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粉末,设计实验方案提纯硝酸钾”出发,设置了一系列问题:将粗硝酸钾进行进一步提纯的方法叫什么?具体如何操作?如果要提纯氯化钾怎么操作?如果要先提纯氯化钾后还想得到硝酸钾晶体怎么操作?目的一是通过对比和归纳,让学生只有在明确根据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大小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何时可以选择“蒸发结晶、趁热过滤”还是“冷却结晶、过滤”的模型;二是让学生在回顾初中所学“重结晶”基础上建构最原始的整体模型“溶解—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并针对以上模型的具体过程,设置3个问题。经过3个问题的分析,在原始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完善,获得如下具体模型,并强调三个表述时注意点:溶液混合则要“搅拌”、有沉淀生成则要“静置”、中途要洗涤沉淀则需将洗涤液与滤液合并。

2评课及交流研讨

范丹丹老师:本节课以设计实验方案提纯硝酸钾为载体进行高三物质分离提纯复习实践,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使高三化学复习课摆脱纸上谈兵的传统模式。

 

吴艳老师:“模型认知”或“基于模型的认知”,是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模型又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和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吴老师本节课引导学生对一些经验和知识做出抽象的、统一的、模式化的理解,并形成常规性的模型,这样可避免学生在二轮复习过程中掉进题海而不能自拔。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学生参与工业生产实际设计中,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王欣老师:本节课教学容量较大,逻辑清楚,吴老师准备得非常充分在这个过程中也有科学探究的意味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1、化学并不是理论上的知识,理论只是基础,依托理论,才有工业生产的改良,所以,课堂上,化学教师要贴近生活生产实际,提高课堂的真实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最高层次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要多找一些实际工业生产流程图中的真实情境,来渗透相关知识点,不能只是就书本论。

 

 

 

 

物化成果

 

 

 

 

老师开设高三二轮复习课—《物质的分离提纯专题复习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