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研修的高中物理精准教学策略的研究》5月活动记录表(2025)

作者: 时间:2025-05-29 点击数:

课题题目

基于智慧研修的高中物理精准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类别

苏州学会

立项编号

Sjh0060

出席对象

课题小组成员

地点

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时间

2025522

研究主题

渗透物理文化教育发展物理核心素养

所要解决问题

本次研修活动以两位教师的同课异构展开,再进行评课研讨,提出将物理文化教育渗透到我们日常教学当中,以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研究方法

总结归纳法、案例法







季洁老师通过生活中的物体运动引入课题“机械振动”,再结合实验器材对生活现象逐步进行建模,得到“弹簧振子”的理想化物理模型,通过频闪拍照和照片剪接的方式得出弹簧振子运动的x-t图像,进行误差分析后,使用精度更高的传感器测量,得出更准确的图像,经验证为正弦函数,并将其命名为“简谐运动”。

盛天霖老师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图片的观察,引导学生总结出其中的共同特点,得出“机械振动”的概念。和学生共同回忆已经学过的运动形式及其研究方法,得出研究一种新的形式的运动,应该先描绘其x-t图像的办法。对于理想化模型“弹簧阵子”,盛老师提供了能准确记录物体运动x-t图像的自动化仪器,仪器可以匀速拉动纸带,通过打点记录弹簧振子的实际位置,能准确描绘出其运动位移时间图像。最后通过电脑软件和数学方法验证其为正弦函数,得出简谐运动的概念。




这场教学盛宴的深层价值,在于解构了传统物理课堂的固化模式。两位教师不约而同地将数字化实验工具作为认知脚手架,用传感器替代传统仪表,用数据采集软件重构实验流程,这种技术赋能的教学转型,使物理规律的探索过程更具探究性和生成性。更值得关注的是,不同教学设计殊途同归地指向科学思维的培养:有的侧重模型建构的思维可视化,有的强调证据获取的实证精神,有的注重科学推理的逻辑链条。 教学实践给予我深刻启示:物理教育应成为连接现象世界与数学世界的彩虹桥。当振动现象通过传感器转化为坐标系中的优美曲线,当手机陀螺仪记录下真实的振动参数,抽象的物理概念便获得了可触摸的质感。这种具身化的认知体验,不仅提升了概念建构的效度,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理世界的思维自觉,这正是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生动体现。

物化成果

形成数据分析多维度辅助教学的探索经验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