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研组第2次l理论课程(2024.9.23)

作者: 时间:2024-09-24 点击数: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

集体研修(教研组“小教研”)活动记录表

记录序号:  2   研修日期:2024923日(周一上午)

研修主题

生物教研组第2次理论课程

研修形式

研讨

研修地点

科技楼一楼研修室

主持人

成银

主讲人

王志良

记录人

陈紫韵

参加人员

吴志华、吴海东、杨惠国、王志良、王敏芳、柳溪、黄佳倩、韦勤勤、刘涛、成银、朱玉婷陈薇、马婷、杨普、吴怡青、陈海燕、陈紫韵

研修目的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加强生物教师对情境教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一轮复习中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一课为例进行课例研习探讨。

研修纪实

一、活动主题

基于情境任务的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一轮复习课程研讨。

二、参加人员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生物组教师

三、活动时间

2024923日(星期一)9:30-12:10

四、活动纪要

(一)授课与听课活动

1、授课活动: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一轮复习

教师创设新颖问题情境,合理设计任务串驱动学生思考回顾减数分裂相关知识点,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在减数分裂相关内容上做到复习、巩固、强化、提高,将知识点体系化,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拓展思维以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由小视频引入,进入课题节奏很快,利用实物教具让学生动手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形象思维。板书清晰简练,精炼地梳理了本节课的框架和内容。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方针,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启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思考未来社会对人的需求。

2、听课活动:

生物组全体教师参与到听课活动中,撰写听课记录,记录反思和改进建议。

(二)评课活动

1.课程内容细节调整修正。

1)“减数分裂Ⅰ”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表述方式统一。

2)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发生基因突变→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发生基因突变。

2.问题设置结构调整。

1)探究二和探究三相比,探究三相对更简单一些,因此,可将探究二和探究三顺序对调,使课程逻辑更加清晰,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2)探究四: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问题分析。

由于前三个问题本质上是一个问题,应将前三个问题整合成一个问题,将问题四和变式变为问题二和问题三,难度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思维逐步提升。

3.课程时间分布调整。

本节课内容量对于40min而言相对较多。探究一内容相对较为简单,时间上可做适当压缩;学案背面题量过大,可保留3-4题,要用好题目,在课上对题目进行讲解。


课题研究进展


教研成果


反思与总结

1、注重情境任务驱动教学的逻辑性和内容性。

2、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3、研究视角、学习立场、素养导向、目标管理、任务驱动五个方面改善学校生物学科建设。

注:活动形式从以下教研组小教研核心要素中选择: 1. 讲座分享、培训学习2.主题式研讨(围绕一组一品建设)3.读书活动交流4.典型课例研讨(听课、评课每月1-2次)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