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一生物教研1118

作者: 时间:2024-11-19 点击数:

活动主题

高一生物备课组活动5

活动形式

教学研讨

活动地点

科技楼高一研修室

主持人

柳溪

主备人

柳溪

记录人

陈海燕

参加人员

柳溪、王敏芳、杨普、陈海燕、陈紫韵

学情分析

期中考试结束,学生们初步开始第五单元的学习,部分学生还未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第五单元内容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更高的学习理解能力与科学思维,部分学生理解能力较差,需要老师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

分类指导

策略

备课组就学生学情和必修一第单元内容进行研讨,并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力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帮助部分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材分析

研读必修一课本及课程标准,抓住教学重难点。

查阅相关文献,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分层教学

策略

1、学生的自主预习应与老师的精心引导提示有机结合;

2、自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3、注意总结、归纳、强调重难点;

4、作业布置切合学情,少量高效。

活动

纪实

一、统一本周课程进度

第一课: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第二课: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1课时)

第三课: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2课时)

二、交流教学设计

陈海燕老师交流分享了自己对于“细胞的能量‘货币’ATP”一课的教学设计,组内老师就分享内容提出指导意见。

三、问题研讨

针对老师备课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研讨

1、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为何不选择淀粉酶作为实验材料?

研讨结果:因为调节pH值所营造的酸性环境会干扰斐林试剂(碱性)对淀粉分解的检测,碱性环境会干扰碘液与淀粉的蓝色反应,斐林试剂的碱性环境会影响淀粉酶的活性。

2、ATP的供能原理是什么?

研讨结果:ATP中的特殊化学键为磷酸酐键,其本身不具有高能量,ATP末端磷酸基团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其水解后形成的ADPPi分子具有较少的自由能,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就来自于ATP与产物间的自由能差。


反思与总结

经过集体研讨与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更加注重贯彻新课程标准,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在教学安排上要根据学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适当增加学生的自主复习时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