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
集体备课(备课组“微教研”)活动记录表
记录序号:8_ 活动日期:2025年_4_月_21_日(周_一_第_2 3_节)
活动主题 |
集体备课 |
活动形式 |
讨论 |
活动地点 |
地理学术研究室 |
主持人 |
解娟 |
主备人 |
解娟 |
记录人 |
解娟 |
参加人员 |
王晔 解娟 李琼琼 李文婷 张小军 |
学情分析 |
学生对于中国区域地理的一些基本概况在初中就学过,但与高中结合密切的知识比如南北方的差异、主要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治理措施等了解很少,需要结合高考题讲透。 |
分类指导 策略 |
有针对性的指导 |
教材分析 |
结合新高考,分析教学内容 |
分层教学 策略 |
加强个性化辅导,批改完作业的基础上再针对性讲解 |
活动 纪实 |
一、张小军主备《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中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差异
|
北方地区 |
南方地区 |
位置 范围 |

|

|
地形 |
①跨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②主要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
①跨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而分散;②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
气候 |
①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②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③主要气象灾害: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洪涝,冬季寒潮灾害 |
①以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②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③主要气象灾害:夏季洪涝,夏秋季节多台风,冬季寒潮、冻害 |
河流 |
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秋汛 |
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水能丰富、中下游航运价值大 |
自然 资源 |
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 |
林业: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南山区,茶树、油桐、毛竹、杉树、樟树繁多 |
水资源不足 |
水资源丰富 |
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 |
常规能源缺乏,水能丰富,有色金属矿丰富 |
农业 |
旱地农业,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
水田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渔业发达 |
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地 |
我国水稻、油菜、甘蔗、茶叶、天然橡胶、亚热带和热带水果的重要产区 |
工业 |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与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了环渤海工业带;山西能源基地 |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西南地区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发达;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
人民 生活 |
主食为面食,房屋墙厚防寒保暖,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冬季溜冰 |
主食为大米,房屋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龙舟竞赛、游泳 |
生态 问题 |
华北平原旱涝、盐碱、风沙,水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平原黑土流失和湿地破坏 |
洪涝灾害、水体污染、酸雨、“红漠化”“石漠化” |
2.北方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治理措施
地区 |
问题 |
产生原因 |
治理措施 |
东北 平原 |
黑土 流失 |
长期不合理地垦殖开荒 |
用治理坡面、沟壑与植树造林及秸秆还田等方法防治黑土流失;退耕还林、还牧,停止开垦沼泽地等 |
森林资源锐减, 森林覆盖率降低 |
过度采伐森林,毁林开荒 |
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促进珍贵树种更新;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等 |
土壤 盐碱化 春季 多风沙 |
低洼地积水,排水不畅;旱涝不均;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地下水水位上升 |
酸性物质中和;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使土体脱盐;改良土壤等 |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打坎淤地,发展生态农业等 |
春季降水少、升温快;冬季风强劲,土地沙化严重 |
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等 |
黄土 高原 |
水土流失严重 |
夏季降水集中,黄土土质疏松;丘陵地区土层薄、植被稀疏,长期滥垦乱伐;不合理开矿等 |
五、长课安排 1、收发试卷 2、监考 3、答案 4、批阅 5、要求:清空桌面 六、理论学习

|
反思与总结 |
加强提优补差 |
注:活动形式从以下备课组微教研核心要素中选择:1.研讨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突破,教学心得交流等2.学案编制研究(教学环节设置、活动形式设计、习题选择)3.教学设计学习与研讨(核心期刊上的优秀教学设计)4.课例研讨(听课、评课每2-3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