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活动记录

作者: 时间:2025-01-14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建模教学

课题类别

省学会

立项编号


出席对象

课题组成员

地点

研修室

时间

2024.10.21

研究主题

中学化学中的模型构建实践

所要解决问题

模型是对真实系统和内容的抽象和简化,实际上根据相应的总体目标,避开对象系统中的大量非本质因素,关注少部分主要的本质因素,从而形成比真实系统更为简单,但在主要方面和本质因素上与真实系统具有同样的结构和性能的系统,也就构建了真实对象系统的模型。

研究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文献法







例如,反应热效应(△h)—化学键与化学能—原电池、电解池与电能。不同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并伴随着光、电的效应,是学生在化学的学习中最感兴趣的。而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原因以及产生相应的物理现象,也是学生在化学的学习中最难理解的。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建立直观的能量转化现象,并且有效反映物质内部的结构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化学键本质以及化学能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建立有关的模型则尤为重要。

光、热和电的效应都是直观的能量效益,而有关的物质结构以及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等内容,在中学化学的教学中是较为复杂和抽象的理论叙述,由此在教学中,应建立能量转化模型,以物质化学键的本质为主导因素,理解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也就是理解了化学能的储存和释放的过程,建立化学键能以及热效应之间的相互转化之间的关系模型,使用热化学方程式定量表实现了相应转化关系的表达,也就构建了热化学能量转化模型。以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得失本质为主导,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转移过程,建立发生在原电池与电解池中的电能和化学能转换模型,使用法拉第定理定量表达其之间的关系作用,也就形成了电化学能量转化模型。





中学化学教学中,建模的基本方式主要有机理分析法、模型类比法、数据分析法和构想法,无论是何种建模方法的应用,都离不开创造性的科学思维,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建模思维能力。建模的基本步骤为,首先应通过思维开发,构建语言模型;其次应明确模型系统内部的内容和体系,构建结构网络模型;再次,明确定量关系,构建量化模型;最后还应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以及持续优化。

物化成果

公开课、学案等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