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罗翔张立冰(太仓市)课题研究记录表

作者: 时间:2025-05-13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苏州地区红色文化跨媒介共研作业设计与实施

课题类别

苏州规划

立项编号

2021/JK-j/02/009/03

出席对象

张立冰、杨宝强、王奖华、王文江、颜世娟、张仁倩、高千慧、刘昕瑶

地点

研修室

时间

2025年5月13日

研究主题

案例教学反思研讨

所要解决问题

学生的作业分析(高一6、8两个班级为例)

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法

  

 

 


  1. 信息搜集与感知阶段(文本媒介输入):

阅读《太仓县志》、《太仓革命斗争史》等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关键历史事件与人物。


绘制一幅“太仓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地图”草图。

撰写一份关于某个红色景点或事件的讲解词。

分析当前太仓红色文化宣传的优势与不足。


2.成果创造与表达阶段(跨媒介输出):
学生可选择以下一种或多种形式呈现
最终成果:

    • 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H5电子简报。

    • 录制一个5分钟左右的“红色地标Vlog”短视频。

    • 撰写一篇深度调研小论文或感想。

3、研究发现与数据分析

通过对90份学生作业的梳理,我们得出以下发现:

1. 认知度:基础性知识掌握良好,但深度理解不足。

  • 优势: 超过95%的作业能准确指出太仓主要的红色地标(如革命历史陈列馆)。在H5简报和Vlog中,学生对基础史实的呈现较为准确。

  • 不足: 约70%的作业对历史事件的背景、细节及其内在联系挖掘不深。例如,多数学生知道“洪泾大队”,但其在苏南抗日根据地中的具体战略作用,仅有约20%的作业能清晰阐述。

2. 情感认同:感性触动强烈,理性升华有待引导。

  • 在实地走访的Vlog和访谈感想中,学生普遍表达了“震撼”、“敬佩”、“感动”等强烈情感。烈士陵园的场景、老党员的讲述,成为了最有效的情感触发点。

  • 然而,将感性触动升华为对红色精神内核(如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群众路线)的理性认同,在作业中体现得尚不充分。小论文部分显示出学生在此方面的思考潜力,但需要更系统的理论框架支撑。

3. 传播现状评估:形式传统,与青少年话语体系存在隔阂。

  • 学生作业普遍反映,当前太仓红色文化的官方宣传仍以展板、纪念碑、书籍等传统媒介为主。

  • 超过85%的学生在“改进建议”中提出,希望看到更多“互动性强”、“故事性强”、“有网感”的传播形式。他们自发制作的Vlog和H5,正是对这种需求的实践回应,其点击量和在校内传播的效果远优于传统的读后感。


 

    

 

物化成果

学生的优秀作业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