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一生物教研1021

作者: 时间:2024-10-23 点击数: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

集体备课(备课组“微教研”)活动记录表

记录序号: 2 活动日期:2024 10 21 日(周一第 45 节)

活动主题

高一生物备课组活动2

活动形式

教学研讨

活动地点

科技楼高一研修室

主持人

柳溪

主备人

柳溪

记录人

陈紫韵

参加人员

柳溪、王敏芳、杨普、陈海燕、陈紫韵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已经逐渐适应了高中生活,经过月考之后学生对自身学习状态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也对学生的学情有了一定的认知。教师应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生物学习方法攻克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分类指导

策略

备课组就学生学情和必修一第单元内容进行研讨,并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力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利用必修一课本及配套习题,抓住教学重难点。

分层教学

策略

1、学生的自主预习应与老师的精心引导提示有机结合;

2、自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3、注意总结、归纳、强调重难点;

4、作业布置切合学情,少量高效。

活动

纪实

一、分析月考考情、学生学情

第一次月考年级均分53.16,在此之前,学生普遍对于高中生物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经过本次月考,学生提高了对生物学科的重视程度,端正了学习态度,找教师答疑的人数也有所上升。

二、明确练习课任务安排

高一生物限时训练一份试卷,共4

范围:第1-2章、第3章第1

三、明确本周教学计划

第一课: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1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第二课: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2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

探究实践: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第三课: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3

分泌蛋白的合成

教学内容讨论

1、自噬作用: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选择性地清除自身受损、衰老或过剩的生物大分子和细胞器,释放出游离小分子供细胞回收利用的正常动态生命过程。例如:内质网膜包裹受损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自噬体膜与溶酶体膜融合使溶酶体中的水解酶能够水解受损的线粒体。

2、针对配套习题中的部分表述不够准确的题干进行讨论

反思与总结

经过集体研讨与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更加注重贯彻新课程标准,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在教学安排上要根据学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增加学生的有效训练时间,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

注:活动形式从以下备课组微教研核心要素中选择:1.研讨教学方法、教学重难点突破,教学心得交流等2.学案编制研究(教学环节设置、活动形式设计、习题选择)3.教学设计学习与研讨(核心期刊上的优秀教学设计)4.课例研讨(听课、评课每2-3周一次)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