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实施环节,存在两种问题,一是教师实施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或者对应关系不明显,使学生不清楚本课的学习目标,那么必然导致教学活动缺乏指向性,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导致计划中的教学目标与课堂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目标不一致。比如,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可以领悟作品的内涵,故而简单地依循“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阅读方法进行教学,这不仅降低了学习效率,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没有及时检测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评价只存在于教学之后。在实际教学中,评价应该作为学习的一部分,评价不仅仅是以课后作业或考试形式出现的终结性评价,更应该存在于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的一部分的过程性评价,使评价向上承接上一部分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堂检测,向下开启课堂的下一环节或为下一环节的学习作铺垫。以此,将教学、学习、评价三者互相联系起来。 在评价环节,存在评价不当的情况,一是没有对照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制定合适的评价目标没有针对合适的评价目标设计评价路径,例如,在评价方式上,多以学生完成既定的练习册作业。这种评价方式中的习题与教学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出入,形式单一。二是一些学生针对评价缺少反思和教师指导,评价没有完全发挥反馈作用。例如,在评价之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往往是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能较好地对思维过程、知识框架、认识过程进行反思学习能力稍低的学生往往不能认识到错误原因,不能对自己的元认知过程进行反思。教师在接收到学生的反思时也不能及时帮助学生寻找原因,没有及时做出反馈回复,只是简单批阅,这降低了评价的功能性。 综上所述,在“教、学、评”一体化的实际落实过程中仍旧存在以下问题:是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评价目标设计及实施脱节:二是,评价的使用环节不恰当不合理,没有充分的发挥评价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