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基于逆向设计的高中语文古诗文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研究月报表

作者: 时间:2025-05-30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基于逆向设计的高中语文古诗文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重点课题

立项编号

*****001

出席对象

课题组成员

地点

办公室105

时间

20255 19

研究主题

古诗文单元教学设计

所要解决问题

《阿房宫赋》《六国论》语言品读

研究方法

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1. 课题主持人介绍本次研究主题和本次研究任务。

2. 课题组组长介绍两篇文章关于作业设计思考。

3. 谈学习体会,课堂经验与心得体会。





《阿房宫赋》语言特点

《阿房宫赋》文辞华美,气势恢弘。在文章中,作者大胆泼墨,铺排渲染,巧用对偶,使整篇文章句式整齐,音调铿锵,节奏明快,展现了雄健的气势、豪放的风格。难怪这篇文章会被后人称为诗人之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文章开篇便是四个三字短句,一句一意,层层逼进,音节紧凑,气势不凡,有先声夺人之效,写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势。从六王毕四海一,历史漫长,作者却只用了六个字来概括,非常精炼。从孝公据崤函之固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到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到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从,横扫百年时空,可谓力敌千钧,展现了赋非诗非文,亦诗亦文的特点。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每个分句都两两相对,相当整齐。

这篇赋文发挥了骈文的长处,大胆泼墨,铺排扬厉,巧于对偶,合辙押韵,为了增强表现力,让语言富有变化,还大量使用单句和散行,如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两两相对,显得相当整齐,而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一个散行的长句,就使得句子有整有散,长短不拘。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

《六国论》语言特点

全文在语言运用方面也很有特点: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生动形象。论证中运用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生动形象,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使文章

的表达效果大大增强。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忧国忧民情感,文中用悲夫”“呜呼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愤懑,都溢于言表,带给读者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

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的确如此,苏洵的《六国论》,奔腾上下,纵横出入,气势犹如大河之涛连绵不绝。他立意高远,高屋建瓴,议论精辟透彻,足警世人。尤其文中蕴含的忧国忧民情怀,更是跨越千年,使人抚掌赞叹。无怪乎《六国论》成为近千年来盛传不衰的雄文!



物化成果



Copyright©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版权所有